发布时间:2025-10-15 17:58:02    次浏览
书法名家陈国安陈国安,号“幽篁轩主”,1945年6月生,湖南益阳市高新区谢林巷镇中山村人,中国常德诗墙博物馆首任馆长,曾任常德市书协副主席、天津印社理事、洞庭印社副社长,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老年书画协会研究员、《湖南诗词》编委、常德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武陵诗词》执行主编。有诗作获全国第二届华夏诗词奖,其著作《幽篁轩诗文集》获第九届丁玲文学奖。陈国安先生既是一位不凡的书法家,又是一位不凡的诗人。他自幼酷爱书法、诗词和金石书画,几十年来如一日地勤奋学习书法、诗词。他曾当过农民、海军战士、电影放映员、工会干事、宣传干事、企业报编辑、党委办干事等。长期担任基层协会工作,参与中国常德诗墙建设和管理工作达18年,曾任常德诗墙修建委员会、诗墙办公室秘书组组长兼书法组副组长、诗墙博物馆首任馆长,被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诗墙修建一等功臣奖。作为湖南省书协首批会员的他,岁月的流逝、工作的变动以及家事的琐碎并没有降低他学习书法的热情,反而使他对书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他师从著名书家史穆先生,篆刻方面曾得高石农、顾志新、李立等先生指教。早年曾习汉印,近年主攻齐派,追求“疏密有致、跌宕多姿”的艺术风格。他对书法兼容并蓄、勇于创新的精神,由此形成了他的独特的书法风貌。在对待传统书风和流行书风上,他不厚此薄彼,他认为“从深厚的传统书法的基础上走出来的流行书风是富有魅力的”。在倾力研习古代经典书作的同时,他常常关注当代一些影响较大的书家,如购买沈鹏、王镛、陈振濂等人的作品集悉心观摩、体会,从中获取自己所要的笔墨信息。他还经常参加一些笔会活动,在笔会上,他虚心地和年轻的书法朋友交流心得。思想的开放和学习的勤奋使他的书法渐渐地形成了“端庄、大方、质朴、平和”的面貌。书法家李铎先生称赞他的书法:结字、章法“浑然一体”,“有很高的造诣”。诗人、书法家虞逸夫先生评价他的书法“功力深厚,隶书尤美”。他是一位“百姓”书家。在常德,他的书法深受普通老百姓喜爱。常德城里的很多招牌出自他的笔下。他的书法属于平民书法,贴近老百姓,为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由此“飞入寻常百姓家”。很多人对他的书法印象深刻,观看他的书法作品,不看他的署名,一眼就能认出来。他经常参加一些书法“上街下乡”活动,为普通百姓服务。陈国安先生是一位不凡的诗人,主要是他的诗蕴深情,含至理,显高境。如他的《求学诗》:'朝趁微曦临汉隶,夜贪残烛读唐诗,头颅未许平生贱,笨鸟先飞自惜时',在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中,流露出他对书法、诗词的挚爱,并寄寓深长的人生哲理,尤其让熟悉他的人感叹不已。如他的一首《学书感悟》:'银钩铁画走龙蛇,米蔡苏黄各自家,天下真知缘实践,打翻池水灌新花',针对当前书坛一些人盲目崇古、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现象,情理交融,高呼创新,对于保守者无异于一剂清醒剂,这是符合'艺术贵在创新'的思想的。史穆先生去世后,他吟成一联:'艺海留踪,常凭翰墨多施爱;清风惠我,每忆先生一骋毫。'师生情谊,溢于言表。又如他深入山区、走近百姓的《西江月·访石门山区农户》:'天外青山角落,石头缝里人家。苍藤老树隐烟霞,夏豆秋瓜入画。幸福辛劳作伴,粗茶淡饭无奢。蠲除农税庶民夸,我亦悠然潇洒 '。虞逸夫先生读后评价说:“清新淡雅,是本色语,老夫尤爱诵之”。已故的羊春秋先生读完他的《幽篁轩吟草》时说:“但觉句有灵气,气多梗概,信乎胸中有一段不可磨灭之光景,故能吐千丈之霓虹,非斗筲之器所能望其项背也”。由于对诗词的一往深情与执着追求,在2008年的第四届常德诗人节上,他的一首七绝《丁亥南京逢老战友小饮》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华夏诗词奖。此外,他还是湖南省诗词协会成立二十周年表彰的五十位优秀诗词工作者之一。其著作《幽篁轩诗文集》还获得第九届丁玲文学奖。陈国安先生自署'幽篁轩主',一直以来强学力行,砥励品格,这当然影响到他的艺术格调,我们可以从他的书法和诗词艺术中去品味。(崔娜 岩松)陈国安先生书法作品欣赏